早上,拿著還在想法子讓它冷卻的早餐到妞兒的床前。
妞兒:媽媽,妳好慢喔!
媽媽:是呀,每天早上都要花些時間把妳的早餐弄冷。妳以為喝ㄋㄟ ㄋㄟ這麼簡單嗎?以後等我老老時,換妳幫我把ㄋㄟ ㄋㄟ弄冷好嗎?
妞兒:不要。
妞兒,這是今早我們的母女對話。對你來說,只不過是萬千語言中的幾句而已,不會在心中留下任何印象。可是,聽在媽媽耳裡,卻有些事情得思考。
前兩天望著妳的背影,我心裡無來由的覺得有點兒悲傷。妳是家中唯一的寶貝,獨享著我們所有的愛,可是,這也表示未來得獨自背負照顧我們兩老的責任。照顧小孩不容易,照顧老人更是難上加難,更何況有兩個?這是多麼艱鉅的工作。
外公及外婆離開媽媽才幾年。他們在人生最後受病痛折磨的情況、為生命奮鬥的堅強,都還很鮮明的在媽媽腦海裡。同樣的,痛失親人的悲痛,到現在還會讓媽媽情不自禁淚流滿眶。走在路上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家,媽媽常念著為什麼外公、外婆不能像人家一樣長壽?
今天,妳「悍然」的拒絕,媽媽反而有些開心。如果,如果妳真是個不懂得反哺、不具孝心的孩子,或許,將來就不必像媽媽一樣承擔這麼多父母離世的苦了。
妳的爸爸是個孝順的孩子,長大些你會有所體會。至於媽媽對父、母的態度,妳沒機會理解,但或許是胎教的關係,你對未曾謀面的外婆及沒太多印象的外公,卻令人訝異的懷念著。我想,妳是個有情的孩子,要妳不孝,大概也難。
做媽媽的心理就是矛盾,一方面為妳的有情感到高興,卻又怕情感太重的妳未來得背負的東西太多太重,因而希望妳無情些;可是,若妳真是個無情的孩子,卻又要想著人世間許多溫馨妳將無法理解、無法享受。對於孝順與否,媽媽又何嘗不是左右想不通呢?
爸爸說,養孩子辛苦,但在辛苦的同時,親情間的互動卻帶來無限的幸福。孝不孝順其實沒什麼好想,沒什麼要求的。沒錯,媽媽也有同樣的想法。這個想法,會是爸媽與妳相處的原則之一。
孩子,說了爸媽的想法,其實,終歸一個結論,就是:我們愛妳,無論妳是怎麼樣的一個人,我們就是愛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