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ay果然「不負眾望」,中班就開始她的社交生活了。 
買了新腳踏車,May自然十分高興的等著假期的到來。但是,我們沒想到,這輛車為她開啟了人生的社交篇。某天,下課回家的路上,她告訴我「媽媽,我約了wie-wei這星期六到xx國小騎腳踏車」一付理所當然的口吻。
雖然我無法從小小孩兒的口中問出事情的前後發展,但是,我知道她有了一次約會,和一個還不錯的小女生。那就來堂社交課吧,教教她與人約會該注意的事。於是母女倆有了下面的對話:
媽:哦,星期六,幾點?
May:沒說耶!
媽:約在國小的什麼地方?
May:就在裡面呀!
媽:學校裡面呀,裡面好大耶,到時候怎麼找?
這下子May知道她有什麼地方沒注意到了,在問了我的意見後,第二天果然把地點、時間都明白講定,算初步完成一次約定。雖然,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,可是,不想一下子把那麼多東西堆到小腦袋裡。而且,我很清楚這次的約會不可能成功,屆時依事情發展,慢慢解釋,小妞的吸收應該會更實際才是。
為什麼預知不會成功呢?因為那個同學的媽媽才剛生小妹妹,還在坐月子呢,家裡恐怕還在適應新生活,不太可能有時間帶孩子出來玩耍吧!
果然,過兩天,May告訴我,對方爸爸說要再延一星期。對於這個必須再多等七天的情況,May仍然以愉快的等著日子到來,情緒上並未有絲毫的受影響。
May很期待,媽媽卻得潑些冷水。我們都知道,其實變數頗大。例如:下雨天、天氣太冷或者臨時有事,都是讓約會成空的因素。更何況小孩子間並沒有留電話,到了那天,我們依約到定點卻成空等的時候,要以什麼心情面對呢?
一來因為住的近,平時就常去那裡騎車、溜直排輪,所以我們一定會赴約。二來,對方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,願不願意留電話給同學家長,我無從得知。第三,這整個過程都是機會教育的好題材,依情況給May不同的「課程內容」,很好的生活教育。因此,我也沒再多做動作,只是讓May知道,即便同學沒到,我們還是可以自己好好的玩。
很可惜的,May的第一次約會就碰到延期,而且結果是失望的。May問我「妳希望我的同學會到,是不是?」知道媽媽很希望她能和同學玩耍時,小妞放心且開心的自己騎著車四處亂逛,一點也不在意沒能如願的約定。
回程,我告訴她對方父母不對的地方、讓她知道我的做法及這次處理的原因,還有,叮嚀她在星期一得告訴同學她沒失約,讓同學明白她是個守信用的人。小腦袋瓜聽了問,問了聽,想來是有所得。
跨出的第一步社交步伐雖然不如意,但是,有另一方面的收穫,而這個經驗絕對有很大的幫助。有所失有所得,沒什麼不滿意的呢!



PS:2007年11月5日貼於天空部落格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hrheit 的頭像
    wahrheit

    家庭主婦的家庭生活

    wahrhe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